Mamibot 使用心得一週間

總算到了心得分享的橋段了,事實上幾摳最愛的就是這種專講心得的時候。那些什麼冠冕堂皇的話就免了,咱現在流行真心話大冒險啊。

先說說幾摳的測試環境:
畫面右邊有台電扇,基座與平面有一些高低差,主要觀察機器人爬不爬得上去,爬上去後如何下來,幾摳稱該處為情慾山丘。而畫面左邊有張小桌子,桌子下方有狹小空間,同時又有充電座的線材集中在該處,幾摳稱桌子下方的空間為逃脫地獄。而畫面下方的落差則為模擬樓梯的位置,這邊幾摳稱之為墜落陷阱。畫面中的排色粉末為咖死口的蘇打粉。

以上為環境介紹,那麼下面的心得幾摳簡單分幾個部分:
一、外型。
二、拖地。
三、噪音。
四、清潔能力。
五、優缺點。

首先就外型來說吧,目前各家掃地機器人為了強邊角的潔淨能力,因此出現了四方形、三角形等等的形狀,但事實上,幾摳主觀認為圓形才可以好好的融入家中的擺設之中。當然這點偏好可能非常主觀,但幾摳對於四角形、三角形真的不是很愛。

另外Mamibot上方覆蓋的玻璃面板對這台機器真的是大大加分,瞬間就將什麼鋼琴烤漆之類的給比了下去。至於幾摳手上正在服役的iRobot更不用說了。。。。(我好想換機器。  >"<

再來看看一段Mamibot拖地的影片。


幾摳當初錄影時故意不開燈,只用窗外的光線讓大夥看看雖然Mamibot是採用重力供水的方式,但拖地並不會出現水痕。幾摳認為這樣的濕度其實剛剛好。而且拖地時Mamibot也提供了基本的吸塵能力,這點也要大大加分。

第三點就是許多人在意的噪音了,一樣先看一段影片。


幾摳拿正在家中服役的iRobot來跟Mamibot一起比較。很明顯的就是iRobot大聲許多許多,至於Mamibot有多安靜,請看影片。

不過說真格的,前頭提到融入居家的擺設,這點很重要,而更重要的是就算再怎麼好看的機器,運作時若有高達80分貝的噪音,那也是枉然啊。所以目前正在服役的iRobot幾摳都只設定讓它在人不在家時才清掃,一天清掃兩次。

關於第四點清潔力的部分,幾摳這次測試不用什麼米粒、咖啡豆這種東西,畢竟家中地面最常見的絕對是粉塵與毛髮,所以,這次幾摳使用的是蘇打粉。
蘇打粉參上。

而且是在這種充滿壓紋的仿樹貼皮上。重點是,清潔力不夠,可是會有很多白粉蘇打粉殘存在壓痕之中的。


首先上場的是iRobot。雖說是當年堪稱頂歸的機器,但影片中可以看到有時候需要經過第二次才能將蘇打粉處理完畢。


接下來就換Mamibot出動啦,從影片中可以看到Mamibot所經之處立刻清潔溜溜。基本上這是Mamibot集塵盒前方軟質膠刮刀的功能。它可以將清潔過程中遺漏的粉塵或毛髮留住並帶走。

上方兩段影片可能不是很清楚,但在現場的幾摳可是很清楚的看到iRobot經過時凡走過必留下粉塵,而Mamibot之後是一片乾淨。

最後就來講講關於Mamibo的優缺點了。幾摳覺得Mamibot最強的應該是在噪音控管這方面,雖然沒有用專業儀器測定數據,但近距離(15公分)的運作噪音也不過才65分貝左右,單憑這點就可以讓Mamibot在(有人在家)的情況下運作了。另外就是清潔能力方面,幾摳覺得它在10000~20000的價格帶中可以排上前五名。

而缺點的部分,機摳在前面說過關於防墜落感應器。也許是設計角度的問題,因此對於有較高段差的樓梯邊緣容易發生誤判進而卡住的狀況。


在墜落陷阱這邊 iRobot 完全沒有出現任何差錯,但媽寶一號在這邊經常會如影片那般墜落並卡住。

再來就是脫困模式的弱點。家中地上難免會有一些線材、倍風吹掉到地上的抹布或是有些高低落差等等情境,這些情境會阻礙掃地機器人的運行,但幾摳有發現Mamibot在遇到阻礙時的脫困會花上比老iRobot 770更久的時間,有時甚至會因此罷工不掃。當然,這或許是因為幾摳手上的是測試用機器,但希望正式出貨的版本沒這樣的問題。


情慾山丘這裡 iRobot 也是上去就下來(快槍俠?!),要不就是直接碰撞閃避,沒有影片可以比較。而上方影片中的媽寶一號會不斷的上上下下(十八禁),原因不明。


至於逃脫地域這邊呢,兩台機器都一樣了,進進退退糾纏不清。但很明顯可以看到,iRobot可以較為迅速的脫困。

以上三個關卡是幾摳刻意製造的陷阱,主要是模擬家中會出現的一些環境。而媽寶一號在這三個地方的表現嚴格說來不算缺點,只是會讓它在清掃的過程中會多花一些時間與電力。在影片中兩坪大的空間電力不甚重要,但倘若居家環境中大約有十八坪(或以上)的清掃範圍時,電力可能就相對重要了(尤其在電池老化之後)。

撇開上面提及的防墜落、脫困模式的問題,基本上幾摳認為這是台還算不錯的機器,至少跟那些動輒破兩萬的機器比起來,媽寶一號的售價實在是很便宜了啊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